.影响工人生产积极性,除了物理的、生理的和经济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心理因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像传统理论所描述的那样仅仅是经济人。 2.在组织中不仅存在着正式组织,而且还有“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关系可以满足人的情感、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非正式组织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3.领导者要具有与职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要能与非正式组织打交道,使之与正式组织之间保持平衡;要通过满足职工的合理要求而激励其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梅奥著有《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理论开辟了管理的社会心理研究的新领域。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提出后,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开始对管理问题产生了兴趣。他们运用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人的行为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索人的行为规律,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注重研究人的动机、需要,行为的激励,人性问题和领导方式等。 1.需要层次理论。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引起动机的则是人的需要。因此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关键是满足其需要,从而激励行 为的动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和顺序的,主要有五种需要,由低到高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即情感和归属需要,尊敬即地位和得到承认的需要,自我实现 的需要。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层次的需要。管理者要善于了解并注意满足职工的合理需要,注意激发高层次需要,以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 马斯洛的代表作是《激励与个人》。 2.双因素理论 美国的赫茨伯格是研究人的动机的又一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是,影响人的工作动机的有两类因素: 一类是“保健因素”,即有关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工资、工作条件、同事关系等,这些因素如果得不到满足,职工就会不满意,难以维持工作状态,但是这些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职工的作用;另一类是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影响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包括成就、上级的赞赏、责任、被提升等,这类因素能真正激励职工的工作动机。 3.XY理论 行为科学认为,人并非简单地仅为传统管理理论所描绘的那样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美国的麦克雷戈提出了XY理论、麦氏对人性持乐观看法,认为人并不是天生厌恶工作的。管理上可以通过善的人性的诱导,即实行民主领导,注重沟通,满足职工需要和适当授权等。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管理把人看做经济人,对职工采取严格监督制裁的管理方式,是消极的办法,只能引起对立和对抗,无法激励其积极性。 行为科学还探讨了不同领导方式对管理效能的影响,并提出:要把关心人和关心工作、把以人为中心和以工作为中心结合起来。 人际关系—一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是以人为中征来研究管理问题,这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重大演变。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组织中的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做。管理者必须学会了解人的行为,理解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买现领导与管理。 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时期 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通常的看法认为是从二战后至今,称为“现代管理科学时期”,也有人称之为“系统管理理论时期”。当代管理学处在一个学派迭起、百家争鸣的阶段,如同“管理理论丛林”。这一阶段管理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的新成就,如系统论、信息论研究管理问题.注意将数理逻辑及运筹学等运用于管理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现代西方管理理论主要有六大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目前,虽仍未走出“丛林”,形成众所公认的管理学理论体系,但各种理论学说在许多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从管理理论的发展看,走向综合与统一的趋势正在出现。 这里,我们将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理论择其要概述如下: (一)社会系统论和系统管理理论 社会系统论和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执行特定功能,达到特定目的的综合体。一个组织就是这样的一个整体系统。其各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某一部分的活动一定会影响其他部分。在管理活动中,不能孤立地处理每一部分的问题,而应该把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又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它与周围的环境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组织应通过内外信息反馈网络,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和实现自我发展。这意味着管理者要有宽广的视野,能从组织的全局,以及组织与外部关系的角度来考虑管理问题,做好工作。 (二)决策管理理论 决策管理学派的代表是当代著名管理学家西蒙,他曾说“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活动的内外部条件非常复杂,组织成败的关键不是资源与技术问题,而是有关战略决策问题。 决策管理学派认为,决策是个完整的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搜集资料——拟订方案——选定方案。管理者首先必须调查所有有关组织发展的各种资料;进而据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和拟订可 能的行动方案;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技术对方案做比较抉择,确定最优方案,付诸实施。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一系列决策过程。如制定计划时选择最佳方案就是决策;组织结构的设计、权力分配实际上也是决策问题;采取纠偏行为,确定控制手段同样是决策。 (三)权变理论学派 管理的权变论者认为,管理活动中内外环境多变,科技突飞猛进,人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要寻求永恒惟一的适合于各种条件各类组织的最佳管理方式是困难的。因此,任何组织均应根据环境的变化来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可以将环境作为B变量,组织设计和管理方式作为因变量,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管理方式是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环境变量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可分为一般环境即社会大环境,以及特定环境,即直接影响组织效能的工作环境。有效的管理是与内外环境的变化动态相应的、随机相宜的。管理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四)Z理论 Z理论为美藉日本人威廉·大内提出。Z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以融为一体。要上下结合制订决策,鼓励职工创造性地而不是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提倡和衷共济、共度难关。Z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人既非绝对好又非绝对坏;人有人性的一面,又有非人性的一面。因而管理上有时应着重奖励,有时需强调惩罚,要强制与民主并行,物质与精神结合,即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下同的管理方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实施管理。 (五)管理文化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管理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人们发现,不同国家、地区、组织运用相同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技术,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其背后的原因是“文化的限制”,提出,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以往的传统管理理论对管理的社会属性之一,即历史文化传统特性未能给予足够关注。 管理成功的秘诀在于组织文化,即组织的理性价值观。这是一 个组织成员共同认同的思想作风与行为准则,为组织生存的基础,并且是组织发展的动力与灵魂。 管理文化研究是在更高层次上,将古典理论与行为科学两学说统一起来,将管理置于文化大背景中进行深层次透视。它不仅研究一般的普遍适用的管理科学,而且注重将管理诸因素纳人文化系统,考察其特殊性即个性区别。如有人对美国与日本的管理进行研究比较,认为前者强调技术、制度等方面的硬管理,后者则更注重人即软管理,体现了管理具有民族性的内在规律。 把管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研究,有助于整体把握和全面认识管理的结构与性质,揭示其历史发展规律,自觉推动管理文化的更新。 从以上的简要介绍可见,管理理论随着人们对管理现象认识的深化,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趋于完善,并将对管理实践产生重大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浙江自考2020年4月《美学》知识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
04-262020年4月浙江自考《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流浪汉小说
05-26浙江自考2020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陈白尘
04-08浙江自考2020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诗歌创作
03-312020年8月浙江自考《公共关系学》知识点: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
08-03浙江自考2020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解放区文学概述
04-08浙江自考2020年4月《美学》知识点-游戏说及代表人物
04-24浙江自考2020年4月《美学》知识点-审美情感在审美想象中作用
05-09浙江自考2020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文革”文学概述
04-102020年4月浙江自考《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大学才子派
05-26浙江自考网便捷服务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