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性☆☆☆
1、直观(intuition,又译直觉)一词在汉语中通常被看作感性认识的同义词,《辞海》对该词的注释就是:“即感性认识, 就是实践中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
其特点是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其局限性 是只能把握个别而不能把握一般,只能把握现象而不能把握本质。
2、对于理性认识的区分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进一步得到了明确,并且在费希特和谢林那里发展成了关于“理智直观”的学说。在现代思想当中,胡塞尔又提出了“本质直观”的概念,认为本质可以通过直观活动显现出来。
现代思想家胡塞尔则把直观区 分为两种类型:个体直观和本质直观,其中前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感性认识。审美经验把感性直观与本质直观集于一身,从而 达成了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
3、感性直观性: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而不是通过抽象思维,直接而非间接地与对象打交道,而对象也是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即感官可以把握、感觉的外显形式)呈现给主体,从而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以上就是浙江自考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浙江自考2020年4月《美学》知识点-直观性”的所有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如有更多疑问可以关注浙江自考网,进行在线咨询。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0年4月浙江自考《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意识流
06-172021年浙江自考《公共关系学》知识点:确定广告主题应注意的事项
10-182020年8月浙江自考《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美丑对照原则
07-04浙江自考2020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30年代文学小说创作
04-02浙江自考2020年4月《美学》知识点-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的美育观
04-262021年浙江自考《管理心理学》知识点:工作满意度提升策略
12-16浙江自考2020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国统区文学概述
04-03浙江自考2020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巴金
04-01浙江自考2020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十七年”的诗歌、散文
04-10浙江自考2020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韩少功 张承志 贾平凹
04-21浙江自考网便捷服务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